从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国资委等多部门密集部署,到中央汇金公司积极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再到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央国企集团、保险机构、上市公司“真金白银”实施增持、回购,4月7日以来的稳市“组合拳”快速出手、协调发力,向市场传递了“稳住股市”的强烈信号。在稳市机制更加优化、政策工具储备充足、基本面稳中向好的支撑下,政策“组合拳”功效将得到更好发挥,定将进一步增强股市“稳得住”的信心。
加强稳市机制建设是近年来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重点内容。面对百年变局的深度演绎,A股市场经历了多次外部不确定性风险的冲击,积累了更好应对风险挑战的经验,跨部门合作的稳市机制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简言之,可归纳为三方面。一是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明显增强,特别是央行开创性设立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资产价格稳定纳入货币政策视野,构建了支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流动性储备机制。二是维护市场稳定的战略力量日益壮大,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社保基金、保险等中长期资金在“长钱长投”政策引导下更好发挥长期投资优势,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以及央国企上市公司积极主动作为。三是投融资改革的持续深入,促进了股市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有利于畅通长钱入市通道、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上述进展意味着,稳市机制建设更加注重实现长期制度型内生稳定。
更重要的是,稳市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从各方稳市力量的表态来看,“将继续增持”“长期看好”是高频词,说明“真金白银”的投入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而且,央行8日明确表示,在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从政策应对主动性来看,决策部门对外部风险已有预判,应对预案的提前量和富余量也留得充足。比如,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大力度支持“两重”“两新”等。未来,根据形势需要,降准降息将适时启动,专项债、特别国债等也有进一步扩张空间,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可以扩大规模。
回到基本面,稳市“组合拳”功效的发挥具备扎实的经济基本面支撑。尽管稳外贸难度将加大,但我国是超大规模经济体,市场大、产业体系配套完整、高素质劳动者众多、外贸“朋友圈”广等特征明显,近年来经济发展已呈现基础稳、韧性足、活力增强的特点。今年一季度,经济有望实现5%以上的增长。同时,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处于收敛状态;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密集出台,企业投资意愿、创新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多点突破。此外,A股估值仍具比较优势,蓝筹股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再加上注销式回购提升股东回报,A股中长期投资价值获得不少境内外机构认可。
当然,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挑战不容低估,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长效机制建设也非朝夕可至,必须坚定不移、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以自身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稳住股市”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两会作出的明确部署。此次政策“组合拳”的推出既彰显了各方积极落实中央要求的坚定态度,也释放了稳市合力仍将不断增强的强烈信号,将努力推动资本市场发展形成制度改革驱动、基本面支撑、政策护航、市场投资价值提升的良好互动。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