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正文

聚焦新能源、数字经济等产业,宜宾开启基金招商“2.0时代”

  • 创业
  • 2025-04-13 14:26:06
  • 16

宜宾开启基金招商“2.0时代”,成效不断展现。

日前,在宜宾举行的2025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8个项目签约落地宜宾,其中2个项目通过2.0时代基金招商而来。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年初的战略布局——宜宾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产业,发布总规模超60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矩阵和首期榜单,开启基金招商“2.0时代”。

而就在上个月的长三角投资推介会上,宜宾斩获130个项目、总金额493.3亿元,其中基金合作项目18个(82.9亿元)。从储能产业专项突破到长三角全域发力,项目落地“加速度”背后,是动力电池、晶硅光伏等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强势崛起。

宜宾三江口  视觉中国 图

以基金矩阵“建圈强链”

近年来,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21年底以来,宜宾聚焦壮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生态,积极开展基金招商。3年多来,通过合作资本推介,成功签约落地项目50个,总投资达1100亿元。其中,动力电池导入昆仑电解液、青岛明昉、中材锂膜等项目17个,总投资482亿元;晶硅光伏导入高景太阳能、英发睿能等一批优秀核心企业,在四川省率先完成光伏全产业链布局;新型储能导入新艾电气等头部企业,持续擦亮“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招牌,有效推动了宜宾“一蓝一绿”产业的发展壮大。宜宾也成为全国同类城市中产业基金投资最活跃、布局最完整的地区之一。

年初,宜宾成功举办了产业投资基金群发布仪式,发布了“300+300”的基金矩阵,全力推动基金投入到新型储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更多产业赛道,覆盖到三江新区、高新区、高铁南片区等更广发展区域,延伸到科技研发、场景应用等更长产业链条,实现基金与城市同频共振。会后,宜宾广泛对接31家意向基金机构,收到推荐项目107个,一季度签约项目130个、总金额近500亿元。宜宾已成为全国同类城市中,产业基金投资最活跃、布局最完整的地区之一。

宜宾市产业投资基金群发布会现场  黄平 摄

近年来,宜宾市积极探索招商引资新路径,推出“产业链+基金+资本+场景+科技+专业化公司+会展”协同战略。通过深化产业链招商,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依托超600亿基金矩阵精准投资,优化基金招商;发挥市属国企优势,探索资本并购新模式。同时,释放200亿元应用场景清单,以场景应用撬动投资;推进科技招商,实施“揭榜挂帅”新型研发机构“江源行动”。此外,组建5家专业化招商公司,并借助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等会展活动,以会展集聚带动产业集聚,加快项目落地见效。

产业集群迅速崛起

宜宾深谙“一流朋友圈”对产业发展的关键作用,更懂得“生态链”的聚变效应。近年来,宜宾成功吸引吉利、天华新能等长三角知名企业,60余家上市公司、1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和20余家中国500强企业相继落户,累计落地基金项目50个,协议投资额超1100亿元。这种“以链聚企、以企强链”的模式,让宜宾的产业生态圈发生了质的飞跃。

动力电池产业作为标杆,已集聚120余个产业链项目,连续2年产值超千亿元,产销占全国15%以上、占全球10%以上,涵盖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关键环节,形成全国最完备的产业生态;晶硅光伏产业从零起步,实现了从硅料、拉棒、切片、电池片到组件的光伏全产业链布局,成为省内第一个实现全产业链布局城市,2024年产值达288亿元;新型储能产业依托中国中车,2025年目标产值100亿元,预计引进系统集成规模累计突破20GWh,力争建成储能系统集成产能18GWh以上,2027年力争实现产值300亿元,初步构建研发、集成到关键部件的完整链条。这种“以链聚企、以企强链”的模式,使宜宾成为四川第二大工业强市,并获评“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

中车时代、中国能建、大唐四川等已入驻宜宾储能产业园  曾理 摄

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深厚的产业底蕴,2024年,宜宾全市经济总量稳居四川省第三位;反映发展质效的税电指数、反映发展态势的工业用电量增速、反映发展潜力的存贷款余额增速等核心指标连续领跑全省。在“生态优先 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的战略定位下,宜宾以数字经济与绿色新能源“一蓝一绿”为双引擎,构建起多元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产学研合作也为宜宾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依托14所在宜高校、10万名在校大学生,打造国家级经开区、综保区及四川省首个省级新区——三江新区。以揭榜挂帅“江源行动”引进中科院、清华大学团队共建新研机构5家,引进院士工作站7个,省级创新平台176家,宜宾已成为西南地区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为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近年来,宜宾抢抓国家“双碳”战略机遇,推动产业结构向数字经济新蓝海、绿色新能源“一蓝一绿”转型,优质白酒产业“地标”地位持续巩固,产值稳定在1000亿元以上;动力电池产业强势崛起,产值突破1000亿元,产销稳定占全国15%以上;晶硅光伏产业快速起步,产值接近300亿元;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营收超600亿元。在此基础上,改造提升能源化工、轻工纺织、机械制造、建筑材料等传统产业,前瞻部署新型储能、数字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连续入围全国城市GDP百强、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全国数字百强市。

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产业基础和基金招商是宜宾市筑巢引凤的金字招牌。在合作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宜宾营商环境优良,产业基础完善,国有资本实力雄厚,为投资落地带来显著优势,对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目标企业有天然吸引力。同时,宜宾市委、市政府机制灵活,政策效果好,执行力度强,招引团队专业、高效,为产业基金发展提供了优渥土壤。”作为合作伙伴,中金资本董事总经理钟险对宜宾基金招商之路给予了充分肯定。

中金资本自三年前开始和宜宾市在新兴产业落地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成立了中金宜宾基金,围绕宜宾“4+4+4”现代化产业集群,不断促进中早期、成长期企业落地宜宾。成立以来,中金宜宾基金投资进展顺利,已经完成投资项目6个,招引签约落地项目10余个,广泛覆盖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电子信息、服务业等领域,累计落地金额超过百亿元,为宜宾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在宜宾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企业家们正用他们的亲身经历,为这座城市的投资环境写下生动的注脚。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高级顾问俞学良在谈及落户宜宾的感受时,赞不绝口:“落户宜宾以来,我们深切感受到这里优质的营商环境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从政策扶持到服务效率,从基础设施到人才资源,宜宾都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这种贴心的服务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宜宾三江新区夜景  视觉中国 图

中信建投资本总经理助理费若愚也对宜宾的投资环境给予了高度评价:“宜宾的产业发展态势令人瞩目,无论是动力电池、晶硅光伏还是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都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与宜宾市政府的远见卓识和高效执行密不可分。我们相信,随着合作的深入,未来双方的合作空间将更加广阔,共同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