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正文

关税卡住美国牛肉,澳州牛肉喜迎上位

  • 情感
  • 2025-04-19 07:08:03
  • 14

界面新闻记者 | 卢奕贝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美国牛肉变贵了——界面新闻留意到,山姆会员店内900g规格的美国谷饲牛嫩肩肉售价由此前的89.8元上涨至115.9元;规格700g的美国谷饲牛小排售价由289.9元上涨至319.9元。

“4月底有一个货柜(的美国牛肉)要来,这一柜虽然说还没有涨到145%,但是它至少已经涨了20%了,”王建骅说道,他是睿隆食品有限公司的销售总监,该公司为中国中高端餐饮以及大型连锁餐饮提供进口牛肉产品。

4月10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进一步提高至125%。作为回应,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在4月11日发布公告称,将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

此外,美国的食品出口商必须向中国海关总署注册,才能在中国销售。

而有超过1000家美国肉品加工厂的输华注册资质3月16日失效,这些工厂均在2020年根据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而获批注册资质。据贸易团体和美国肉类出口联合会称,中国更新了美国猪肉和家禽加工厂输华注册资质,但仍有数百家美国牛肉加工厂的输华注册资质已在3月16日到期,仍未获得更新。

“所以(美国牛肉)现在还会再进来吗?我不看好。”王建骅说道,他表示目前进口商需要为报关等环节支付过高费用,并就价格涨幅举例称,假设美国肥牛零售端此前价格约在75元左右,现在为100元以上。不过,他也不排除大型零售商因雄厚资金愿意为此支付的可能。

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截至3月20日当周,美国对华牛肉出口量仅为54吨,前一周的销量也很低,为192吨。此前,从2月中旬到3月初,连续四周的每周销售量都接近或超过2000吨。

在美国牛肉失意的同时,澳洲牛肉能够“上位”。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在4月13日的报道中提到,中美关税冲突给澳大利亚牛肉出口带来机遇,澳谷饲牛肉在中国的需求激增,2月和3月对华出口量就超过了2万吨,较去年同期暴涨近40%。

澳大利亚佑兰诺有限公司(Bindaree)高层安德鲁·辛普森在当地肉类加工行业会议上说,“如果全球范围持续这种针锋相对的关税局势,当中国等市场对美国牛肉加征报复性关税导致其失去价格优势时,澳大利亚牛肉就会填补空缺,这可能会带来短期商机。”

事实上,就中国进口牛肉占比而言,美牛与澳牛都不是主力。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我国累计进口牛肉273.74万吨,增幅为1.77%。进口来源国方面来看,我国进口牛肉市场的六大主要进口来源地分别是巴西(43%)、阿根廷(19.25%)、乌拉圭(10.03%)、澳大利亚(8.27%)、新西兰(7.53%)和美国(5.7%)。

但美牛与澳牛由于较高的价格与较好品质,主要流向中高端零售渠道以及餐饮渠道。因此在这一个赛道里,它们一直是竞争对手。

“其实美牛跟澳牛的渠道都差不多,最终端都是餐饮。”王建骅告诉界面新闻,他表示出于定价、人群定位、渠道等因素,消费者日常购买的大头是如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性价比较高的牛肉,而不是美国或澳洲牛肉。而对于愿意购买中高端牛肉的人群而言,“澳牛与美牛如果同等级的情况下,(在关税摩擦之前)不会很大的价格差异。”

就产品本身而言,美牛较为突出的特征在于,由于美国盛产玉米因而美国牛的饲料以玉米为主,这令美国牛的肉、味、油、味会带有奶味。澳牛则因主要以谷物饲养令其牛肉较美牛更瘦,但肉香更浓。

在产品品质相当的情况下,一旦美国牛肉的价格因为关税上涨,消费者很有可能就涌向了澳洲牛肉的冷柜。

而美牛与澳牛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走势,因国际贸易的境遇改变而不断变化。

自2018年贸易战爆发以来,出于应对中国已对美国牛肉实施三轮关税加征:2018年第一轮加征 25%,2020年第二轮加征10%,2024年第三轮加征10%,此次再加征34%,形成 “阶梯式”关税壁垒。

但这期间也曾有过蜜月期。

2020年初,中美签署《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涵盖包括牛肉在内的食品和农产品,该协议通过消除若干长期存在的非关税壁垒,扩大了美国牛肉的市场准入。

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于2021年7发布的国际农产品贸易报告,2021年1月至5月,美国对华牛肉出口量和销售额均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13倍。到2021年5月,中国在数量和价值上均成为美国第三大牛肉出口市场,超过了墨西哥和加拿大——这两个国家在历史上一直是美国最大的牛肉出口市场。

上述报告同时指出,尽管增长强劲,美国牛肉在中国进口中只占很小的份额。2019年,也就是第一阶段协议生效的前一年,美国牛肉的数量和价值都占中国进口量的1%左右。到2021年5月,美国牛肉的销量份额已上升至近4%,价值份额已上升至7%。

与此同时,美国牛肉与澳洲牛肉呈现此消彼长式争夺中国市场份额的局面。由于澳大利亚在2018-2019年因两年干旱影响牛群重建,预计2021年牛肉产量将下降,截至2021年5月,中国进口的澳大利亚牛肉下降了50%以上。

这也是美国牛肉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上最好卖的时期。

美国农业部2021年一份关于牛肉及牛产品出口报告显示,对中国内地的出口额同比增长413%至15.9亿美元。在中国取消部分市场准入壁垒的第二年,以及中国二三线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背景下,美国对华牛肉出口持续增长。具体而言,收入增长导致对优质谷饲牛肉的需求增加,从而推动美国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2%提升至2021年的11%。

不过,“借机上位”的澳洲牛肉也可能因市场情况变化迎来价格上涨。

这主要由于澳大利亚对牛肉出口限定了配额,这导致出口至中国市场的额度有限。事实上,中国对澳州牛肉每年有19万亿的进口免税额,如果超过这个额度就要收12%关税。

王建骅称,从行业常规情况来看,基本上是每年10-11月份触发关税。“但是今年关税摩擦后,估计8-9月就会提前触发,很可能进一步传递到下游,导致澳洲牛肉的价格提前上涨。”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