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引入AI模型开展癌症早筛科研试点。目前,该医院已从4万人中发现6例早期胰腺癌,其中2例是常规检查未能发现、由AI主动报警的。
一名65岁的男性患者因头晕三天到该院就诊,彩超和平扫CT等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然而,AI发出警报,通过平扫CT发现患者胰腺区域有一处1.5厘米大小的病灶,可能存在胰腺癌病变。朱柯磊副院长表示,凭借医生的经验,一般胰腺问题的症状是腹痛,而患者的主诉是头晕,这让医生很难诊断为胰腺癌。AI报警让医生快速从不同角度审视病情,并立即安排增强CT等定向检查,结果指向胰腺癌。目前患者已经顺利完成手术。
针对胰腺癌变位置隐匿、在平扫CT图像中无明显表征等特点,上海市胰腺疾病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等研究机构构建了一个独特的深度学习框架,最终训练成胰腺癌早期检测AI模型。相关论文已在2023年11月发表于国际医学顶级期刊《自然·医学》。
专家表示,AI用于胰腺癌早筛的项目在上海等地陆续开展。在上海杨浦区疾控中心,通过与长海医院胰腺外科的合作,目前已建立起全球最大规模的胰腺癌筛查队列。创新性的AI辅助筛查服务体系使胰腺癌早期诊断率提升至36.7%。
利用AI大模型技术,可以放大并识别平扫CT图像中肉眼难以察觉的细微病灶特征,实现高效、安全的早期胰腺癌检测,克服了过往筛查假阳性偏高的难题。“平扫CT+AI”的方法标志着基于医疗影像AI的癌症筛查即将进入“黄金时代”。
胰腺癌被称为“癌症之王”,平均五年生存率不到10%,是中国及全球生存率最低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发胰腺癌病例超过12万,死亡率与发病率几乎持平。沈柏用教授指出,80%的胰腺癌一旦发现就是晚期,临床指南缺乏有效的胰腺癌筛查手段,体检及医院常用的平扫CT图像对比度低,也很难识别早期胰腺病变。
近年来,瑞金医院胰腺中心通过硅基多模态分析技术和AI技术的结合,从多个维度解析了胰腺癌的复杂生物学特性,进一步推动胰腺癌的精准治疗。他们还开发了精度超过95%的化疗反应预测模型,大幅提升了预测精度并缩短了分析时间,为胰腺癌的早期筛查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了强大工具。
多模态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正在重新定义胰腺癌的诊疗模式。这一领域的突破不仅为精准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也为胰腺癌患者带来了切实的希望。目前,瑞金医院胰腺中心有约20个临床研究在进行中,50%以上的住院患者参与了各种临床研究项目,目标是从临床中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并通过AI等技术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
下一篇:朝朝盈购买时长分析
有话要说...